椎間盤突出
椎間盤是一個處於上下兩節脊椎椎體之間的有彈性的緩衝物,並由椎間盤內部(髓核)及外層的纖維環(環面)所構成,會因為長期的受壓及突然的重力(長期不良的姿勢、不當搬重物、退化、外傷),椎間盤過度受壓時使得部份液態髓核從纖纖環的縫隙中突出,穿過韌帶進入脊椎管,壓迫到神經根,造成周圍的韌帶受損或退化,導致椎間盤膨出。這情況會使神經線受到刺激,從而引起頸腰部疼痛,虚弱無力和手腳麻痺的感覺。
椎間盤突出成因
隨著年齡增長椎間盤突出好發於30~45歲以上。導致椎間盤水含量下降,令其柔韌性降低,這使它更容易遭受輕微的拉傷便會容易撕裂。椎間盤突出並非是老年人的「專利」,年輕一族都有機會因以上原因產生椎間盤突出,並需接受腰椎間盤突出治療。
椎間盤突出症多由不正確的姿勢/意外受傷及椎間盤老化相關的耗損和撕裂而引起的,過度彎腰用力和不適當的負重物姿勢,瞬間所增加的脊椎壓力,而因為脊骨內部肌肉虛弱而無法保護脊骨關節所致。可使骨與骨之間的椎間盤裡面的纖維環破裂,軟組織從破裂處突出,壓迫神經組織,非常容易引起脊椎神經根炎或俗稱坐骨神經痛。
椎間盤突出症狀
間歇性或持續性背痛、背部肌肉痙攣、頸部疼痛、坐骨神經痛(沿著坐骨神經放射的劇痛,從下背部通過盤骨和臀部一直去到雙腳)、腿部肌肉無力、腿或腳麻木、膝蓋或腳踝反射減弱、膀胱或腸功能改變、行走困難、疼痛隨著運動而惡化、前彎姿勢使腿部疼痛明顯惡化、站立時骨盆傾斜、呈臥姿時疼痛緩解、咳嗽或打噴嚏時疼痛加重等。如椎間盤突出發生於胸椎(脊椎的中間)其症狀包括整個背部疼痛,多數疼痛會開始從胸部放射至腹部。
若發現有以上症狀,有機會患上腰椎間盤突出,建議立即尋求脊醫治療,避免因痛症而影響日常生活。